先天性巨結腸手術后何時可以開始嘗試進食?
孩子現在非常的虛弱,因為孩子剛做完先天性巨結腸的手術,現在孩子吃什么都吃不下去,可是不吃東西,我又擔心孩子的身體受不了,我就想了解一下,先天性巨結腸手術后幾天進食?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譚進富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胃腸胰外科
-
先天性巨結腸手術后的恢復期是個關鍵階段,孩子的胃腸功能需要時間逐漸恢復正常。手術后,孩子的飲食安排應遵循醫生的專業指導,因為何時開始進食取決于腸胃功能的恢復狀況。
2020-03-15 09:57
1. 術后初期禁食:術后初期,孩子通常需要禁食以允許腸道休息和愈合,具體時間由醫生決定。
2. 觀察排氣與排便:待孩子開始排氣和排便,表明腸道功能正在恢復,這通常是開始嘗試進食的信號。
3. 逐步引入流質飲食:在醫生許可下,可以從無糖、無乳糖的流質食物如稀釋的果汁或清湯開始,避免刺激腸胃。
4. 半流質到軟食過渡:隨著腸胃適應,可逐漸過渡到米粥、面條等半流質食物,保持少量多餐。
5. 營養補充:確保食物富含營養,但易消化,以支持孩子的康復過程。
在孩子手術后的恢復期間,家長應密切與醫生溝通,遵循醫囑進行飲食調整。孩子的食欲可能因手術而受影響,但請耐心等待,不要強迫喂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壓力。重要的是確保孩子獲得足夠的水分和營養,以支持其身體的恢復。請記住,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恢復速度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個性化指導至關重要。
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癥(congenital megacolon)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癥(aganglionosis).因Hirschsprun首先對本病做詳盡的描述,故也稱為Hirschsprung病(簡稱HD)。是一種神經峭細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遺傳病,是新生兒期低位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在1/2000~1/5000,男女為4:1。本病有家族性發生傾向,有報道為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