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偉良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口腔頜面外科專科
-
口腔潰瘍長期不愈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慢性刺激、免疫功能下降、營養不良、遺傳傾向以及潛在的惡性病變等。當口腔潰瘍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尤其是形狀、大小或顏色有變化時,確實需警惕癌變風險,但這并非唯一解釋。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9-12-09 16:25
1.慢性刺激:如牙齒邊緣、假牙不合適造成的摩擦,長期刺激口腔黏膜,可能導致潰瘍反復發作,甚至引起細胞異常增生。
2.免疫功能下降:身體免疫力低下時,口腔黏膜修復能力減弱,潰瘍愈合緩慢。
3.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B12、鐵、葉酸等營養素,影響口腔黏膜健康,增加潰瘍形成風險。
4.遺傳傾向:家族中有復發性口腔潰瘍病史,個體患病概率增高。
5.潛在惡性病變:長期不愈的潰瘍可能是早期口腔癌的表現,需通過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
面對長期不愈的口腔潰瘍,首先排除上述非惡性因素的影響,若潰瘍持續存在且有惡變跡象,及時就醫進行病理學檢查至關重要。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