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炳亮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性疾病科
-
急性黃疸型肝炎,源于肝臟受損致膽紅素代謝障礙,表現為皮膚與眼白泛黃。常見病因涵蓋病毒感染、藥物反應、自身免疫反應、酒精中毒及膽道梗阻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9-12-17 13:12
1.病毒感染: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最為常見,引發肝臟炎癥,損害肝細胞。
2.藥物反應:某些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異煙肼等,過量使用可能誘發肝損傷。
3.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肝臟,導致炎癥與肝功能異常。
4.酒精中毒:長期大量飲酒,造成肝細胞損傷,發展為酒精性肝炎。
5.膽道梗阻:膽管結石或腫瘤阻礙膽汁流動,引起膽汁淤積,膽紅素逆流入血。
急性黃疸型肝炎由多種因素觸發,其中病毒感染最為普遍,而藥物反應、自身免疫、酒精及膽道問題也不容忽視。預防與及時診治至關重要,以減少肝臟損害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