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未崴腳但腳踝突然疼痛腫脹,可能由痛風、腳踝滑膜炎、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松、肌肉勞損引起。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9-12-29 14:15
1.痛風:嘌呤代謝紊亂致尿酸排泄障礙,關節疼痛腫脹。需限制酒精和高嘌呤食物攝入,可用非布司他、別嘌醇、苯溴馬隆等藥物,必要時手術。
2.腳踝滑膜炎:創傷、感染等所致,有疼痛腫脹和皮溫升高。可用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頭孢呋辛等,保守治療不佳可手術。
3.風濕性關節炎: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關節疼痛腫脹且游走。注意保暖和休息,可用阿司匹林、潑尼松、羅紅霉素治療。
4.骨質疏松:雌激素缺乏等因素導致,可出現腳踝疼痛腫脹。可補充鈣劑、維生素 D、阿侖膦酸鈉。
5.肌肉勞損:長期運動等致踝關節慢性損傷,出現疼痛腫脹。保證休息,可按摩,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抗炎鎮痛藥。
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脛腓骨骨折? 脛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為常見。10歲以下兒童尤為多見。其中以脛骨干單骨折最多,脛腓骨干雙骨骨折次之,腓骨干單骨折最少。脛骨是連接股骨下方的支承體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連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擔1/6的承重。脛骨中下1/3處形態轉變,易于骨折。脛骨上l/3骨折移位,易壓迫腘動脈.造成小腿下段嚴重缺血壞疽。脛骨中l/3骨折淤血可關閉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內壓力造成缺血性肌攣縮造成壞疽。脛骨中下1/3骨折使滋養動脈斷裂,延遲愈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