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國華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內科
-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導致肺動脈高壓,進而引起右心室結構和功能改變的疾病。患者可能出現多種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需及時治療。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9-12-13 17:51
1.疾病原理:肺部慢性病變使肺動脈壓力增高,右心室負荷增加,導致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
2.常見癥狀:咯血、氣短、胸悶、頭暈、心悸、下肢水腫、胸水、腹水等。
3.檢查方法:包括心電圖、胸部X線、超聲心動圖等,幫助明確診斷和評估病情。
4.治療方法:
控制感染:根據病原菌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
改善呼吸功能:持續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
控制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正性肌力藥如地高辛。
抗凝治療:預防血栓形成,常用華法林。
5.日常注意:戒煙,避免勞累和呼吸道感染,適量運動增強心肺功能。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應嚴格遵醫囑治療,并注意日常生活管理,以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