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俊雄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痛經的發生與情志失調、寒邪凝滯、氣血虛弱、肝腎虧損、血瘀內阻等因素有關。中醫調理方法多樣。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9-12-24 12:38
1.中藥調理:可選用益母草顆粒、烏雞白鳳丸、逍遙丸等,具體用藥需遵醫囑。
2.艾灸治療:通過艾灸關元、氣海、足三里等穴位,溫經散寒止痛。
3.食療輔助:如紅糖姜水、當歸生姜羊肉湯等,能溫養氣血。
4.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緊張焦慮,以防肝郁氣滯加重痛經。
5.運動保健:適度運動,如瑜伽、慢跑,促進氣血流通。
中醫調理痛經需綜合多種方法,且因人而異。患者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