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指標異常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肝臟疾病、溶血性疾病、膽道梗阻、藥物影響、遺傳因素等。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yè)醫(yī)療幫助,遵循醫(y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9-12-18 12:07
1.肝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會影響膽紅素的代謝,導致指標異常。需要進行肝功能檢查、病毒檢測等明確診斷,治療方法包括抗病毒、保肝、戒酒、降脂等,常用藥物有復方甘草酸苷片、水飛薊賓膠囊、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
2.溶血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紅細胞破壞過多,膽紅素生成增加。通過血常規(guī)、骨髓穿刺等檢查診斷,治療可能涉及激素治療、輸血等,藥物有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3.膽道梗阻:膽結石、膽管炎等導致膽汁排泄不暢。可通過超聲、CT 等檢查,治療方法有手術取石、抗感染等,常用藥物有頭孢曲松鈉、甲硝唑等。
4.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磺胺類、抗結核藥等可能損傷肝細胞,影響膽紅素代謝。需停藥或換藥。
5.遺傳因素:如吉爾伯特綜合征等,為先天性膽紅素代謝障礙。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定期復查即可。
總之,當發(fā)現(xiàn)膽紅素指標異常時,應及時就醫(yī),通過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飲酒和勞累,遵醫(yī)囑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