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廖澤濤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遺傳、環境、感染、內分泌、免疫紊亂等因素有關。其主要侵犯四肢小關節,導致關節腫脹、疼痛、變形,影響活動功能。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9-12-05 11:38
1.疾病原理: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關節組織,引發炎癥和損傷。
2.癥狀表現:常見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嚴重時關節畸形。
3.診斷方法:包括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如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檢測,X線、磁共振成像等。
4.治療藥物: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等。使用藥物需遵醫囑。
5.治療方式:除藥物治療外,還包括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物理治療如熱療、按摩等,手術治療適用于關節嚴重受損者。
6.日常注意: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勞累,均衡飲食,適當鍛煉。
類風濕關節炎雖無法根治,但通過規范治療和科學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