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帥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脊柱骨科
-
腳崴傷之后,而且有骨折的病情,患者要等病情恢復之后才能夠走路,這種病情一般需要三個月以上的時間恢復,同時患者要積極主動的康復鍛煉,配合物理療法,中醫療法,營養支持等幫助病情的恢復,可以幫助患者早點下地走路活動。日常生活適當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疼痛等癥狀。
2019-07-26 14: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患者你好,腳崴了導致骨折,是不能夠走路的。腳崴了之后一般導致踝關節的骨折或者足部骨折,最為常見的就是內外踝骨折和第五跖骨基底骨折。無論是哪一個部位的骨折,骨折之后都不能夠下地走路,由于走路會使骨折斷端承受非常大的應力,使骨折沒有辦法如期愈合,時間長了,甚至可以導致骨折的延遲愈合或不愈合,對于日后的功能會有明顯的影響。骨折如果位置好,可以保守治療,打石膏固定,但仍然不能夠下地走路。想要下地走路必須達到骨性愈合標準,即骨折線模糊甚至消失,才可以下地。祝健康。
2019-07-26 10:1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踝扭傷? 踝扭傷是常見的骨科外傷疾病,扭傷時,在外跟前下方或下方可出現疼痛和腫脹,甚至出現淤斑,此時只能做足外翻,踝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并有踝關節半脫位和骨折脫位。踝外側分別由三個韌帶固定,它們分別是前距外側韌帶,腓跟韌帶和后距腓韌帶,腓跟韌帶是因前距腓韌帶斷裂而出現分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