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睿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支氣管哮喘病理生理學認為,支氣管平滑肌的痙攣和肥大是引起哮喘病的主要病理學改變,但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認為無論在發病機制方面,還是在影響氣道通氣方面,氣道炎癥以及炎癥誘發的氣道重塑比平滑肌痙攣可能更為重要。實際上大、中支氣管軟骨環的環狀支撐力可大大限制氣道平滑肌的痙攣效應,但在細小支氣管,氣道平滑肌的痙攣仍然可以誘發較為明顯的支氣管狹窄。
2019-07-28 21: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目前支氣管哮喘發病機制主要包括變態反應、氣道高反應、氣道慢性炎癥、遺傳機制、氣道神經調節異常以及氣道重塑等相互作用。臨床較為公認的機制為氣道慢性炎癥與氣道高反應相互作用,經外界刺激,即可誘發氣道痙攣,從而產生胸悶、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中醫則認為內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膈有膠固之痰,三者相互作用即可出現痰鳴氣喘的疾患。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2019-07-25 2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