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利國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體內濕氣過重,常引發一系列不適癥狀,如疲乏無力、食欲不振、關節沉重、皮膚瘙癢以及消化不良等,這些癥狀從輕微不適逐漸發展,影響日常生活質量。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9-07-28 18:32
1.疲乏無力:濕氣滯留體內,易使人感到身體沉重,精力不足,整天無精打采。
2.食欲不振:濕邪困脾,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導致食欲下降,甚至出現惡心、嘔吐現象。
3.關節沉重:濕氣重時,關節部位可能出現酸痛、沉重感,活動受限,尤其是在潮濕天氣更為明顯。
4.皮膚瘙癢:濕氣可以引起皮膚問題,表現為濕疹、瘙癢等癥狀,嚴重時還可能伴有皮膚紅腫。
5.消化不良:濕氣過重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表現為腹脹、腹瀉或便秘,有時伴有胃部不適。
6.舌苔變化:觀察舌象,濕氣重時舌苔常呈現厚膩狀態,顏色偏黃或白,邊緣可能有齒痕。
面對上述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通過中醫辨證施治,采用健脾利濕的方法,如茯苓、薏苡仁、蒼術等草藥調理,改善體內濕氣狀況,提升生活質量。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患者您好,目前,濕成為門診上被患者咨詢的高頻詞,濕有內濕和外濕的區別。內濕的患者多嗜食肥甘厚膩的食物,又因脾虛而無法運化,從而導致痰濕;外濕的患者,可因淋雨、居住環境潮濕等,使外邪侵入人體,導致機體濕氣加重。濕氣重的患者常表現為身心困乏、四肢倦怠、不思飲食、舌體胖大、舌邊齒痕、脈濡滑等癥狀,且便后仍欲再便,其排泄物較黏膩。祝您早日恢復健康。
2019-07-25 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