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程堅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科
-
血小板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常見的如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感染、藥物影響、脾功能亢進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9-08-04 16:11
1.免疫性疾病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機制異常破壞血小板。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等。
2.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可能需用雄激素(如丙酸睪酮)、造血生長因子(如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
3.感染病毒感染等可能抑制骨髓造血。需先控制感染,必要時輸注血小板。
4.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導致血小板減少,需停藥并觀察。
5.脾功能亢進脾對血小板破壞過多。嚴重時可能需要脾切除。
血小板低的治療需先明確病因,針對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應定期復查血常規監測血小板水平。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患者你好,現在主要考慮是有血小板減少癥,是由于骨髓發生異常,與病毒感染,接觸理化因素有關系的,由于免疫反應引起的產板巨核細胞破壞增多,會引起血液中血小板減少,容易引起皮下出血點瘀斑,有時出現其他部位出血,如顱內出血,胃出血,如果確診為血小板減少癥,一般常用激素藥物,免疫抑制劑,脾切除治療合適,但是很難徹底治愈的。祝您健康。
2019-07-17 1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