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楚山 住院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傳統療法室
-
五更瀉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病癥,多因腎陽不足、脾腎陽虛等導致。常見癥狀為黎明前腹痛、腹瀉,完谷不化等。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如體質、飲食、情志、環境和遺傳。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9-06-25 08:30
1.病因腎陽虧虛,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土,致脾失健運。
2.癥狀黎明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瀉后則安,伴有腹部畏寒、腰膝酸軟等。
3.診斷通過癥狀表現、舌象脈象等綜合判斷。
4.治療中醫治療可用四神丸溫腎健脾、固澀止瀉;西醫可選用蒙脫石散止瀉。用藥均需遵醫囑。
5.調理注意保暖,避免生冷食物,保持心情舒暢,規律作息。
五更瀉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綜合調理,以改善癥狀,恢復健康。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什么是五更泄:中醫里邊有一個五更瀉,五更瀉就是早晨一醒,他就要上廁所大便、拉稀。五更瀉就是一個脾腎同虛的病,脾腎陽虛了,這樣中醫里邊有藥能夠治療五更瀉,就是四神丸治。致病原因主要是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養脾胃,故又名“腎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019-06-21 1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