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偉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濕氣重可能由環境潮濕、飲食不當、缺乏運動、脾胃虛弱、作息不規律等引起。調理方法包括飲食調整、運動鍛煉、中藥調理、中醫理療及改善生活習慣。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9-06-28 10:32
1.飲食調整:少吃生冷、油膩、甜食,多吃薏米、芡實、紅豆等祛濕食物。
2.運動鍛煉:如慢跑、瑜伽、游泳,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濕。
3.中藥調理:可用參苓白術散、藿香正氣丸、二陳湯等,需遵醫囑。
4.中醫理療:艾灸、拔罐能溫經通絡、祛濕散寒。
5.改善生活習慣:避免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保證充足睡眠,不熬夜。
濕氣重的調理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長期堅持,才能有效改善濕氣重的狀況。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腸胃系統關系到營養機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2019-06-21 18:24
(1)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2)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這些食物均不宜多食。
(3)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4)喝大酒也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中醫認為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消愁。
祝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