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宇明 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中性粒細胞偏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細菌感染、炎癥反應、應激狀態、血液疾病、惡性腫瘤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9-06-26 19:46
1.細菌感染:常見的有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治療。
2.炎癥反應:如風濕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需針對原發病治療。
3.應激狀態:劇烈運動、創傷、手術等情況后,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可自行恢復。
4.血液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需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后治療。
5.惡性腫瘤:某些腫瘤會導致中性粒細胞偏高,治療以抗腫瘤為主。
如果發現中性粒細胞偏高,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患者好,中性粒細胞偏高的常見病因如下:
2019-06-21 18:23
1、急性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肺炎,表現為呼吸道癥狀,咳嗽、咳痰、發燒、氣促;尿路感染,表現為尿頻、尿急伴隨腰痛;肝膿腫,表現為黃疸、肝區疼痛、腹部疼痛;
2、應激反應:燙傷、燒傷、車禍、外傷,均可引起應激性反應,導致中性粒細胞偏高;
3、中毒;
4、藥物:如糖皮質激素類藥,可引起中性粒細胞偏高;
5、白血病:需到血液專科積極就診,進一步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