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霖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骨外科
-
關節置換手術后出現皮下淤血是常見的現象,主要是由于手術創傷和術后抗凝治療引起的。這種淤血通常不會對恢復造成嚴重影響,但需要妥善管理以促進愈合。
2013-07-27 19:02
1. 手術創傷:手術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損傷周圍的小血管,導致出血,部分血液可能積聚在皮下形成淤血。
2. 抗凝治療:為了防止血栓形成,患者術后通常會接受抗凝藥物,這會降低血液凝固能力,增加皮下出血風險。
3. 血液回流障礙:手術后的腫脹和局部壓迫可能暫時影響血液循環,使血液積聚在皮下區域。
4. 局部壓力:手術部位的包扎或固定物可能會增加局部壓力,促進血液外滲。
5.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凝血功能和傷口愈合能力不同,這也會影響淤血的程度和持續時間。
關節置換術后皮下淤血是正常生理反應,一般會隨著時間逐漸吸收。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采取溫和的局部護理,如冷敷初期減少腫脹,后期可適當熱敷促進吸收。重要的是遵循醫囑,定期復查,確保傷口愈合無感染,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請保持耐心,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恢復訓練,以助于早日康復。
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彥素 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婦科
-
你好,關節置換后皮下淤血是因為術后常規使用抗凝藥物使得切口出血很難凝固,故向皮下彌散,在外看起來淤血很大一片,隨后會慢慢的吸收的,也不會留下后遺癥,可以局部的使用熱毛巾敷之,幫助其更快的消散。
2013-07-29 1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