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毅榮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你好,股骨頸部的血液循環差所以常常需要手術才能使得骨折愈合.股骨頸骨折以后采取的手術方式也根據年齡等有所不同,中年人小于60歲的常常采用三枚空心釘內固定,這種方法創傷小,并發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性小于一般的三刃釘固定術,大于60歲的人常常就直接把股骨頭拿掉,采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如果你是采用的空心釘固定術,那么術后就要保持下肢的外展外旋位,不能內收,不能盤腿,術后臥床休息,術后一周鍛煉下肢的肌力,鍛煉股四頭肌的收縮,防止肌肉萎縮,2周以后可以在床上半臥位,但還不能下地.同時還要口服接骨藥物治療.2月后復查片,骨頭愈合以后才能下地部分負重,逐漸的增加力量鍛煉.如果是采用的髖關節置換手術,那么術后保持的姿勢也是一樣的,保持下肢的外展外旋位,術后臥床休息,術后一周鍛煉下肢的肌力,鍛煉股四頭肌的收縮,防止肌肉萎縮,2周以后可以在床上半臥位,但還不能下地.同時還要口服接骨藥物治療.術后3個月內不能盤腿,不能深蹲,睡覺不能側臥等.一般全髖置換的病人生物型的要臥床4-6周的時間,水泥性的關節術后臥床1周的時間.
2012-07-19 12: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丁義江 主任醫師
南京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科
- 2012-07-19 12: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怡真 主任醫師
南京市胸科醫院
三級甲等
麻醉科
-
您好
2012-07-19 12:30
股骨頸骨折術后需要進行一定的康復訓練.
功能鍛煉 術后患肢穿防旋鞋或皮牽引,可有效防止患肢外旋,并鼓勵患者盡早進行功能鍛煉,功能鍛煉以主動練習為主,被動練習為輔.術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開始有規律地進行患肢主動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踝關節屈伸旋轉活動,輔以被動按摩,可促進靜脈血回流;健側下肢抬高運動和膝關節伸屈運動,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第1天,可坐臥交替,術后第2~3天可協助患者行患肢髖膝被動屈伸練習.鼓勵患者活動雙上肢,保持上肢肌力,每次鍛煉10~20min,每2h 1次.
飲食上 由于長期臥床,胃腸蠕動減弱,易發生便秘,鼓勵患者多飲水,多吃水果蔬菜,根據不同的飲食習慣多吃高蛋白,高熱量及維生素多,含鈣豐富的食物,以利骨折愈合.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骨折是指由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的骨折。其骨折線絕大多數患者在關節內,故又稱為股骨頸囊內骨折。老年人發生骨折有兩個基本因素,一是骨強度下降,二是老年人髖周肌群退變,不能有效地抵消髖部有害應力。而青壯年股骨頸骨折,往往由于嚴重損傷所致。美國1984年統計,股骨頸骨折的發病率在50~64歲為2%,60~74歲為5%,75歲以上達10%。其發生率與性別有關,女性多男性,可能與女性絕經期后性激素水平低于男性有關。老年骨折死亡率中,股骨頸骨折的死亡率最高,故稱危險區骨折。骨折后一年死亡率,男性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