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血液系統疾病、物理化學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進等。 1.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會抑制骨髓造血,導致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 2.血液系統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影響造血干細胞功能,使中性粒細胞生成不足。 3.物理化學因素:長期接觸放射線、化學毒物,如苯、鉛等,可損傷骨髓造血微環境。 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產生自身抗體破壞中性粒細胞。 5.脾功能亢進:脾臟過度吞噬血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 6.藥物因素:如磺胺類藥物、抗甲狀腺藥物、抗腫瘤藥物等,可能影響造血功能。 總之,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發現這一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1-28 12: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小民 醫師
中北大學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中性粒細胞在血液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系統擔當著重要角色,當炎癥發生時,它們會被吸引到炎癥部位。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一般沒有特殊的意義,少數情況下,病毒感染以后,淋巴細胞偏高,中性粒細胞可能就偏低,可能是代表著一種病毒感染。身體不適第一時間咨詢醫生,祝您身體健康!
2024-11-28 1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