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氣滯血瘀是中醫常見的證候,其癥狀多樣,包括疼痛、腫塊、面色異常、情志改變、舌象脈象變化等。 1.疼痛:多為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夜間可能加重。 2.腫塊:在體表可見青紫腫脹,在體內可能形成癥積,質地較硬。 3.面色異常:面色晦暗或黧黑,口唇紫暗。 4.情志改變:常心情抑郁,容易煩躁、發怒。 5.舌象脈象: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 6.女性癥狀:月經不調,經行腹痛,有血塊,經色紫暗。 7.其他癥狀:可能伴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 氣滯血瘀的癥狀表現較為復雜,當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就醫,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進行準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調理和治療措施。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中藥如血府逐瘀丸、復方丹參片、逍遙丸等,但務必遵醫囑用藥。
2024-11-27 19: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氣滯血瘀的主要臨床癥狀有肋、胃、腹脹痛、舌色暗,女性的話月經閉止或痛經等癥狀。氣血在人體起到調節、運轉的作用,而出現氣滯血瘀時,會導致人體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最常見的癥狀就是出現口唇暗淡、眼眶黯黑、肌膚干燥、出血等,而且還會導致困倦、乏力、精神差。
2024-11-27 2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