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黃芪性溫,搭配一些滋陰、清熱、潤燥的藥材可減少上火的可能,如麥冬、菊花、金銀花、知母、生地等。 1.麥冬: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與黃芪搭配,可平衡黃芪的溫熱之性。 2.菊花:菊花性微寒,具有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能緩解黃芪可能帶來的燥熱。 3.金銀花:金銀花性寒,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和黃芪相配,能減輕上火癥狀。 4.知母:知母性寒,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能。與黃芪搭配使用,可制約其溫熱之性。 5.生地:生地性涼,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與黃芪并用,可調和藥性。 總之,在使用黃芪搭配其他藥材時,應根據自身體質和病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達到理想的調理效果。
2024-11-28 11: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可以配合金銀花,菊花燈清熱的藥物,可以與花果茶一起用。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肝、脾、肺、腎經。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但是如果是屬于陰虛以及有濕熱的,還是不要使用的,避免加重病情。建議當歸黃芪烏雞湯烏雞肉洗凈,切塊,當歸、黃芪洗凈,一齊置瓦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熟。調味服食。
2024-11-28 15:4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內熱? 內火(熱)是和內寒相反的一類由于人體新陳代謝過于旺盛、產熱過多所導致的疾病。產熱的絕對過多引起的“內(熱)”,也叫“實火(熱)” 。引起“實火(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過于元陽的運動、溫煦作用過于亢進,從而導致人體各組織器官新陳代謝活動過于旺盛,產生各種癥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