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艾灸可能存在燙傷皮膚、引起過敏、加重某些病情、導致上火、影響孕婦健康等情況。 1. 燙傷皮膚:艾灸時溫度控制不當,可能導致皮膚燙傷,出現紅腫、水皰等。 2. 引起過敏:部分人對艾灸產生的煙霧或艾絨過敏,出現皮疹、瘙癢等癥狀。 3. 加重病情:對于實熱證、陰虛火旺等人群,艾灸可能會加重病情。 4. 導致上火:艾灸過度或不適合自身體質,可能引起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表現。 5. 影響孕婦:孕婦艾灸不當可能影響胎兒發育,甚至導致流產。 總之,艾灸雖有一定益處,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壞處。在進行艾灸前,應充分了解自身狀況,并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以避免不良影響。
2024-11-27 19: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患者您好,艾灸臨床上一般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直接灸分為瘢痕灸和無瘢痕灸兩種;間接灸可根據病情選擇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餅灸。同時還有艾柱灸。艾柱灸則有溫和灸,雀啄灸等。此外,百姓為了方便,常使用灸盒灸,又名溫灸器灸。艾灸產生于中國遠古時代,因為它的作用機理和針療有相近之處,并且與針療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通常針、灸并用,故稱為針灸。祝您早日恢復健康。
2024-11-28 06:4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為艾炷灸、艾條灸和溫針灸。是指點燃艾炷或艾條在體表的一定部位進行熏灼,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艾灸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尤其適用于慢性虛弱性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艾灸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溫補中氣、回陽固脫、消瘀散結、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清熱解毒、溫腎壯陽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