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服用中藥期間一般不建議飲酒,原因包括影響藥效、加重肝臟負擔、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改變藥性、影響疾病恢復等。 1. 影響藥效:酒精可能干擾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和代謝,降低治療效果,如活血化瘀的中藥丹參。 2. 加重肝臟負擔:肝臟既要代謝酒精又要處理中藥成分,增加其工作壓力,像滋補類中藥人參。 3. 可能產生不良反應:部分中藥與酒精結合可能引發過敏、頭暈、惡心等,例如清熱解毒的金銀花。 4. 改變藥性:酒精的熱性可能改變一些中藥的寒涼或溫熱屬性,影響藥效發揮,比如清熱瀉火的黃連。 5. 影響疾病恢復:患病期間飲酒不利于身體康復,尤其對于一些慢性疾病,影響中藥的調理效果。 總之,為了確保中藥的療效和自身健康,在服用中藥期間應盡量避免飲酒。如果對飲酒與服用中藥的相關問題有疑問,建議咨詢專業的中醫醫師。
2024-11-27 19: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吃中藥是不可以喝酒的,因為酒精就能入人體后是通過肝臟進行代謝解毒,然后再進入全身循環,如果吃中藥期間喝酒,就會導致肝臟內的藥酶數量,種類以及活性發生改變而使藥物代謝發生改變,從而影響藥物療效而降低治療效果,如果特殊情況必須喝酒,至少在吃完中藥五個小時后,而且喝酒量也要控制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024-11-27 2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