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乳腺炎怎么辦?
你好,我在哺乳期得急性乳腺炎
病友年齡:25
病友性別:女
病友癥狀說明:
25歲,前天下午2點左乳房疼,打寒戰,接著高燒40.5度,乳房上發紅
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
去醫院打了維生素c還有青霉素加地塞米松,退燒了,查血常規白細胞正常,紅細胞跟血紅蛋白有點低,無過敏史、遺傳病史
想柯大夫幫您解決什么問題:
打青霉素期間一直給8個多月的孩子喂奶,會不會有影響,怎么樣才能盡快治好,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韓興濤 副主任醫師
洛陽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病區
-
得了乳腺炎的這種情況的話是會導致乳房出現了疼痛的這種情況的話,首先是可以考慮為是由于內衣的材質的問題導致的乳房疼痛的情況的出現,其次的話就是可以看自己愛不愛護衛生的情況的,如果是長時間的沒有清理自己的衛生的話,也是會導致乳房疼痛瘙癢的這種情況的出現的,所以注意個人的衛生是很重要的。
2012-03-08 09: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峰 主任技師
鄭州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電生理科
-
您好,從您描述的癥狀是乳腺炎的表現,您需要繼續消炎治療。青霉素對寶寶沒有影響,您不用擔心,您要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盡量排空乳房對治療有幫助。
2012-03-08 09: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麗 主任醫師
鄭州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絕大多數發生于哺乳的產婦,其中尤以初產婦為多見。往往發生于產后3~4周 。產褥期急性乳腺炎必須及早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避免炎癥范圍擴大,破壞更多的乳腺小葉組織,并使病程延長,增加痛苦。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療方法,中藥治療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受歡迎的方法,無毒,無副作用,是中藥最大的優點。 ◆急性乳腺炎的治療方法采用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初起階段主要表現為乳汁淤積,熱毒內盛,其治療原則為解毒清熱、通乳消腫。同時改善乳房血液循環,提高細胞供氧量,對正常乳腺細胞產生激活滋養作用,疏通乳腺導管,消除炎癥, 加快病灶修復。
2012-03-08 09: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崇訓
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炎癥初期嬰兒可以繼續哺乳, 但喂奶前后應清潔乳頭,嬰兒的口腔及乳頭周圍,這樣可起到疏通乳管,防止乳汁淤積的作用.應用吸乳器排空乳汁,用中藥外敷以促進炎癥的吸收或配合理療.
2012-03-08 15:0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素宏 副主任醫師
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營養科
-
你好,青霉素沒有影響的,最好停止哺乳的,這樣有利于身體恢復的,祝你健康。
2012-03-08 15:34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宏 主任醫師
溫州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患了乳腺炎一般需要回奶,常用己烯雌酚或雌二醇,還要選擇抗菌消炎藥物和清熱解毒藥物、活血散結藥物來治療,局部呢,還可使用25%硫酸鎂溶液濕熱敷。通過這樣的治療一般可盡快控制炎癥而緩解癥狀。
2012-03-09 23:57
-
-
回答7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紹正 副主任醫師
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你好,預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關鍵在于避免乳汁淤積,防止乳頭損傷,并保持乳頭清潔。哺乳后應及時清洗乳頭,加強孕期衛生保健;如有乳頭內陷,可經常擠捏、提拉進行矯正;產后養成定時哺乳的習慣,不讓寶寶含著乳頭睡覺;每次哺乳后盡量讓寶寶把乳汁吸空,如有淤積,可按摩或用吸奶器排盡乳汁;同時,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而當乳頭如果有破損或皸裂時需要及時治療。
2012-03-10 10:36
-
-
回答8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國燦 副主任醫師
新昌縣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
骨科
-
哺乳期得急性乳腺炎 ,需要用熱毛巾外敷或者是硫酸鎂外覅。打青霉素期間一直給8個多月的孩子喂奶,不會有影響。
2012-03-10 11:3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包括乳頭炎、乳暈炎及乳腺炎。最常見于哺乳期,尤其是初產婦。有文獻報道急性乳腺炎初產婦患病率為50%,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為2.4:1。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但以產后3—4周最為常見,故又稱產褥期乳腺炎。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其次是鏈球菌,如不及時處理,則發展為蜂窩織炎、化膿性乳腺炎或乳腺膿腫。發病率為2.9%~4.8%。乳汁淤積和細菌入侵是兩大發病原因,前者主要由于乳頭過小或內陷、乳汁過多和乳管不通致排空不暢所致;入侵細菌多來源于乳頭皮膚的破損、不良哺乳習慣、嬰兒口腔炎癥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