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熬制中藥的時間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藥材種類、藥材質地、火力大小、熬制容器以及治療目的等。 1.藥材種類:根莖類、果實類藥材,如熟地、山藥、枸杞等,通常需要熬制較長時間,一般為 30 分鐘左右。而花、葉類藥材,如金銀花、菊花、薄荷等,熬制時間相對較短,約 15 分鐘。 2.藥材質地:質地堅硬的藥材,像龜板、鱉甲,熬制時間較長,約 40 分鐘。質地疏松的藥材,如茯苓、澤瀉,熬制 20 分鐘左右即可。 3.火力大小:一般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熬。大火能使藥液快速沸騰,小火則能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4.熬制容器:砂鍋受熱均勻,保溫性好,有利于藥材成分的熬出,所需時間相對較短。而鐵鍋等金屬容器可能影響藥效,不建議使用。 5.治療目的:如果是滋補類中藥,熬制時間宜長,約 40 - 60 分鐘。如果是清熱解表類中藥,熬制時間較短,約 15 - 20 分鐘。 總之,熬制中藥的時間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以確保藥效的充分發揮。建議在熬藥前咨詢醫生或藥師,嚴格按照醫囑進行熬制。
2024-11-29 0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