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骨折后能否走路取決于多種因素,如骨折的部位、嚴重程度、治療方式、恢復階段以及個體的身體狀況等。 1.骨折的部位:如果是上肢骨折,通常不影響下肢行走。但下肢骨折,尤其是承重部位骨折,如股骨、脛骨等,在未愈合時行走會加重損傷。 2.嚴重程度:輕微骨折,如骨裂,經過妥善固定和早期處理,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部分行走能力。嚴重的粉碎性骨折則需要更長時間恢復。 3.治療方式:手術治療后,在醫生指導下,可能較早進行康復訓練和嘗試行走。保守治療,如石膏固定,需要根據恢復情況決定行走時間。 4.恢復階段:骨折初期,斷端不穩定,不能行走。隨著骨痂形成,骨折逐漸穩定,可在輔助下嘗試行走。 5.個體身體狀況:身體健壯、營養良好的人恢復相對較快,可能更早嘗試行走。而體質較弱、患有基礎疾病的人恢復較慢。 總之,骨折后能否走路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綜合考慮上述多種因素。患者應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規范的治療和康復,不可擅自過早行走,以免影響骨折愈合和恢復效果。
2024-11-14 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