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呂波 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全科醫學科
-
身體不舒服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疲勞、精神壓力、疾病等。常見的有感冒、胃炎、偏頭痛、貧血、頸椎病。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3-05-22 12:45
1.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癥狀包括咳嗽、流涕、發熱等。治療以休息、多喝水、對癥用藥(如對乙酰氨基酚緩解發熱)為主。
2.胃炎:飲食不規律、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可導致,常有胃痛、胃脹等表現。治療包括調整飲食、使用抑酸藥(如奧美拉唑)和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
3.偏頭痛:血管神經功能失調所致,眼眶附近疼痛,伴惡心嘔吐。可用西比靈、布洛芬等治療。
4.貧血:營養不良、失血等造成,有頭暈、乏力等癥狀。需補充鐵劑、維生素等。
5.頸椎病:長期不良姿勢引起,頸部疼痛,可能伴有上肢麻木。可通過理療、牽引等改善。
身體不舒服的原因眾多,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