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明 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中藥引起的五心煩熱,多因陰虛火旺、心血不足、病后虛熱不清、火熱內郁及用藥不當所致。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3-12-29 15:08
1.陰虛火旺:體內陰液不足,陽氣相對偏亢,虛火內生,導致五心煩熱。常見于長期勞累、久病傷陰者。治療可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2.心血不足:心血虧虛,不能濡養心神和四肢,出現五心煩熱。多由思慮過度、失血等引起。可用歸脾丸、天王補心丹調理。
3.病后虛熱不清:病后正氣未復,余邪未盡,虛熱內生。如熱病恢復期。治療以扶正祛邪為主。
4.火熱內郁:情志不暢,氣郁化火,火熱內郁而發。需疏肝理氣清熱,如丹梔逍遙丸。
5.用藥不當:某些中藥偏溫熱,使用不當可能引發五心煩熱。應調整用藥。
中藥引起的五心煩熱,原因多樣。若出現此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對癥治療。用藥需遵醫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