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玉芳 副主任醫師
蒲縣人民醫院
一級
婦產科
-
子宮后方探及深約 17mm 不規則液性暗區,可能由生理性原因如排卵后卵泡液積聚,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如盆腔炎、異位妊娠破裂出血、黃體破裂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所致。治療方法因病而異,包括觀察隨訪、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生理性原因:如排卵后卵泡液積聚,通常無明顯癥狀,積液可自行吸收,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定期復查超聲觀察即可。 2. 盆腔炎:多由病原體感染引起。治療上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同時要注意休息,增強營養。 3. 異位妊娠破裂出血:病情危急,常伴有劇烈腹痛、陰道流血等。需立即手術治療,切除患側輸卵管或行保守性手術。 4. 黃體破裂出血:若出血少,可采取止血、抗感染治療,臥床休息。出血多則需手術止血。 5. 子宮內膜異位癥:可使用藥物抑制卵巢功能,造成假孕或假絕經狀態,如達那唑、孕三烯酮、GnRH 激動劑等。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能需要手術。 發現子宮后方液性暗區,應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0-24 16:4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產后盆底肌肉損傷? 妊娠期重力主要作用在盆底肌肉上,加上子宮重力日益增加,所以盆底肌由于處在持續受壓中而逐漸松弛。分娩的過程同樣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這些因素累積起來,容易在產后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根據統計分析,我國女性有一半的人在分娩后就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