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揚學 副主任醫師
無為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其他
婦產科
-
流產后 2 個月宮頸管觸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宮頸炎癥、宮頸息肉、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宮頸上皮內瘤變、子宮復舊不良等。 1. 宮頸炎癥:病原體感染宮頸導致炎癥,引起宮頸組織充血、水腫,容易觸血。常見病原體包括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奇霉素、多西環素等。 2. 宮頸息肉:慢性炎癥長期刺激使宮頸管局部黏膜增生,形成息肉,息肉質脆易出血。一般通過手術切除息肉。 3.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這是一種生理現象,但如果合并感染或其他病變,也可能導致觸血。通常無需特殊治療,若癥狀明顯,可采用物理治療。 4. 宮頸上皮內瘤變:與 HPV 感染等因素有關,可引起宮頸細胞異常,導致觸血。根據病變程度,可選擇觀察、手術等治療方法。 5. 子宮復舊不良:流產后子宮恢復不佳,宮腔內可能有殘留物或積血,刺激宮頸引起觸血。可使用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如縮宮素、益母草顆粒等。 總之,流產后 2 個月宮頸管觸血的原因較多,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婦科檢查,如宮頸涂片、HPV 檢測、B 超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09 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