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小腸疝氣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多由腹壁薄弱、腹內壓增高、先天發育異常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1. 疾病原理:小腸疝氣是指腹腔內的小腸等組織通過腹壁的薄弱部位突出形成的腫塊。腹壁薄弱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由于肌肉萎縮、手術切口等原因造成。腹內壓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重體力勞動等可促使疝氣形成。 2. 保守治療:對于癥狀較輕、嬰幼兒或年老體弱無法耐受手術者,可使用疝氣帶壓迫疝環口,防止疝塊突出。同時,應積極治療引起腹內壓增高的疾病,如治療慢性咳嗽、改善便秘等。 3. 手術治療:手術是根治小腸疝氣的主要方法。常見的手術方式有疝修補術、疝成形術、無張力疝修補術等。手術可以加強腹壁薄弱區域,防止疝氣復發。 4. 藥物治療:一般無直接治療小腸疝氣的特效藥物,但在合并感染等情況時,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進行抗感染治療。 5. 術后護理:術后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預防感染。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總之,小腸疝氣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護理,以促進康復。
2024-11-11 0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