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姚小麗 主任醫師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產科
-
難產的發生率約為1%至2%,涉及多種因素,包括胎兒大小、胎位異常、母體骨盆形態、子宮收縮強度及孕期并發癥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8-08-21 11:51
1.胎兒因素:胎兒頭部過大或胎位異常,如臀位或橫位,增加難產風險。
2.母體骨盆結構:骨盆狹窄或畸形限制胎兒通過產道,可能導致難產。
3.子宮收縮問題:子宮收縮乏力或過強,影響分娩進程。
4.孕期并發癥:如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等,增加難產的可能性。
5.分娩過程中的突發狀況:如臍帶繞頸、羊水栓塞等,緊急情況下可能需要剖宮產。
為降低難產風險,建議孕期定期產檢,監測胎兒發育及母體健康狀況,必要時采取干預措施。分娩時,醫護人員將根據實際情況評估,決定自然分娩或剖宮產,以保障母嬰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