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志敏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腎虛是中醫常見病癥,分為腎陽虛和腎陰虛。腎陽虛表現為畏寒怕冷、腰膝酸軟等;腎陰虛常有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等癥狀。治療方法多樣。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8-27 17:04
1.中藥治療:腎陰虛可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腎陽虛可選金匱腎氣丸、右歸丸、桂附地黃丸等。用藥需遵醫囑。
2.針灸治療:腎陽虛可針灸腎俞穴、關元穴、命門穴等;腎陰虛可選太溪穴、涌泉穴、照海穴等。
3.推拿按摩:通過按摩腰部、足部等相關穴位,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腎虛。
4.食療調理:腎陽虛多吃羊肉、韭菜等;腎陰虛宜食枸杞、百合等。
5.運動鍛煉:適當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增強體質。
腎虛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