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丘瑞香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腹瀉的原因多樣,常見有寒濕邪氣、內有濕熱、食積不化等。對應的穴位治療有:關元、肺俞、脾俞、足三里、曲池等。 1.寒濕邪氣:祛寒除濕,穴位有關元、肺俞、脾俞、足三里。 2.內有濕熱:清熱化濕,穴位有曲池、足三里、三陰交、內庭。 3.食積不化:消食化積,穴位有足三里、天樞、中脘。 4.脾胃虛弱:健脾益氣,穴位有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5.肝氣乘脾:疏肝健脾,穴位有太沖、肝俞、脾俞、足三里。 穴位治療腹瀉需由專業醫生操作,必要時應結合其他治療方法。若腹瀉嚴重,應及時就醫。
2024-09-26 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