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振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氣血不足確實可能導致氣短,伴隨癥狀包括畏寒、自汗、頭暈、耳鳴及面色蒼白,與貧血有關,常見于營養不良或慢性疾病。治療側重于改善飲食、補充營養,針對慢性疾病需對癥治療。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08-24 10:53
1.營養不良:缺乏鐵、蛋白質和維生素B12等關鍵營養素,可致貧血和氣血不足,引起氣短。
2.慢性疾病:如慢性腎臟疾病、消化道出血等,長期失血或營養吸收障礙,加重氣血不足。
3.遺傳性因素:家族遺傳的貧血傾向,使個體更容易遭受氣血不足的影響。
4.生活方式:過度勞累、壓力大、睡眠不足,削弱身體機能,加劇氣血兩虛。
5.環境因素:高海拔、污染嚴重的環境,影響氧氣吸入,加重氣短癥狀。
氣血不足導致的氣短,需通過均衡飲食、補充鐵劑、維生素B12(如硫酸亞鐵、甲鈷胺)等營養物質改善。慢性疾病患者應遵循醫生指導,調整治療方案。改善生活方式,保證充足休息,也有助于緩解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