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潘曉明 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能改善腎氣虛的穴位有腎俞穴、太溪穴、關元穴、氣海穴、涌泉穴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8-08-08 13:48
1.腎俞穴:位于腰背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可益腎強腰。
2.太溪穴:在足踝部,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中,能回陽益腎。
3.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有補腎培元的作用。
4.氣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可益氣助陽。
5.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能滋陰益腎。
針灸穴位應由專業醫師操作,若有腎氣虛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