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羿婷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面對類風濕關節炎引發的關節發熱,需關注疾病活動性增強,可能伴隨炎癥指標升高,需及時就醫評估,采取非甾體抗炎藥或慢作用抗風濕藥物治療,以控制炎癥,緩解癥狀。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7-27 19:31
1.疾病活動性:關節發熱常提示類風濕關節炎處于活動期,炎癥反應加劇。
2.炎癥指標檢測: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等指標升高,反映炎癥程度。
3.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可有效緩解關節疼痛和發熱。
4.慢作用抗風濕藥物: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長期使用控制疾病進展。
5.生物制劑:對于難治性病例,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等生物制劑可能有效。
6.物理治療:局部冷敷或熱敷,有助于緩解關節發熱不適。
面對類風濕關節炎關節發熱,重要的是評估疾病活動性,通過合理藥物治療和物理療法控制炎癥,減輕癥狀,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生指導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