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宏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醫可輔助改善肝功能,調節免疫狀態,減輕癥狀,但無法根除病毒。治療需結合現代醫學監測肝功能與病毒復制情況,中醫治療側重于整體調和,改善患者體質。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07-27 19:06
1.中醫調理肝功能:通過中藥如柴胡、茵陳、茯苓等,改善肝臟代謝,促進膽汁分泌,有助于降黃。
2.調節免疫功能:利用黃芪、黨參等中藥,增強機體免疫力,輔助抵抗病毒,減輕炎癥反應。
3.改善全身狀況:中醫注重辨證施治,根據不同體質選用相應藥物,如桂枝湯、四君子湯,以達到調和氣血、扶正固本的目的。
4.輔助治療:中醫還采用針灸、拔罐、推拿等非藥物療法,緩解肝炎帶來的疲勞、食欲不振等癥狀。
5.心理調適:通過中醫情志療法,幫助患者調整情緒,減少壓力,間接促進身體恢復。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醫治療旨在輔助改善癥狀,調節免疫,提升生活質量,但需在現代醫學監測下進行,以科學評估治療效果。建議前往正規醫院,由專業中醫師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