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夜間盜汗可能源于腎陰虛、缺鈣、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甲狀腺功能亢進等,需辨證施治,中藥治療腎陰虛所致盜汗效果顯著,但其他原因需針對性治療。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07-26 15:28
1.腎陰虛:表現為夜間盜汗、腰膝酸軟等癥狀,可采用滋陰補腎中藥,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以調節體內陰陽平衡。
2.缺鈣:缺鈣亦能引起盜汗,需補充鈣劑,如碳酸鈣、乳酸鈣,并適量增加戶外活動,促進鈣吸收。
3.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情緒波動、壓力大等因素引發,治療需心理疏導與生活調整,必要時輔以鎮靜安神中藥,如逍遙丸。
4.甲狀腺功能亢進:代謝率增高致出汗增多,需內分泌科專業治療,中藥輔助調整治療方案。
5.其他潛在病因:如感染性疾病、腫瘤等,需詳細檢查確診,對癥治療為主。
夜間盜汗治療需先明確病因,中藥在治療腎陰虛所致盜汗方面有良好效果,但其他病因需采取相應醫學手段,建議就醫診斷,遵醫囑合理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