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賴逸貴 主任醫師
陽江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部
-
黃水瘡,中醫稱為濕瘡,常采用內外兼治的方法。治療原則以健脾去濕、清熱解毒為主,常用中藥內服及外用相結合,療效顯著。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8-07 13:45
1.內服藥物:選擇具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如茯苓、薏苡仁、金銀花等,可改善體內濕熱環境。
2.外用藥物:采用清熱解毒、收斂止癢的草藥,如馬齒莧、野菊花、千里光、蒲公英等,直接作用于患處,加速愈合。
3.中藥浴:使用上述草藥煮水沐浴,有助于全身濕熱的清除,增強皮膚抵抗力。
4.飲食調理:建議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促進皮膚修復。
5.生活調攝: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過度搔抓,以免感染加重。
中醫治療黃水瘡,通過內服外用中藥,結合飲食調理和生活習慣改善,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遵循醫生指導,適時調整方案,以期獲得最佳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