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骨質疏松的檢查方法主要有骨密度檢測、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病史及癥狀評估、身體檢查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07-18 17:24
1.骨密度檢測:這是診斷骨質疏松的重要指標,常用的如雙能 X 線吸收測定法(DXA),能準確測量骨礦物質密度。
2.實驗室檢查:包括血鈣、血磷、堿性磷酸酶等指標的測定,有助于了解骨代謝情況。
3.影像學檢查:如 X 線檢查,可觀察骨皮質變薄、骨小梁減少等骨質疏松的特征性改變。
4.病史及癥狀評估:了解患者的年齡、性別、家族病史、飲食習慣、運動情況以及是否有骨折史等。
5.身體檢查:觀察身高變化、有無駝背、脊柱側彎等體態異常。
通過綜合運用以上多種檢查方法,醫生能夠準確判斷患者是否患有骨質疏松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從而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若懷疑有骨質疏松,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骨外科就診。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踝關節骨折?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較為多見,無論在日常生活中或運動場上均易發生。有人統計,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韌帶損傷,占全身損傷的4%~5%。踝部骨折多由間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內翻或外旋等。Davis-Weber分類法根據外踝骨折的位置,把踝關節骨折分為A、B、C三型,該分類以下脛腓聯合為界將骨折分為下脛腓聯合水平以下的損傷(A型)、經下脛腓聯合的腓骨骨折(B型)以及下脛腓聯合以上損傷(C型),較簡單,使用方便,但卻不能說明整個踝關節各種復雜改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