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牙周炎主要由牙齦卟啉單胞菌、伴放線聚集桿菌、福賽坦氏菌、具核梭桿菌、中間普氏菌等細菌引起。 1. 牙齦卟啉單胞菌:這是牙周炎的重要致病菌,能產生多種毒性因子,破壞牙周組織。 2. 伴放線聚集桿菌:可引發宿主的免疫炎癥反應,加重牙周組織的損傷。 3. 福賽坦氏菌:與牙周炎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參與炎癥的進程。 4. 具核梭桿菌:在牙周袋內大量存在,促進菌斑的形成和發展。 5. 中間普氏菌:能產生蛋白酶和內毒素,對牙周組織產生破壞作用。 總之,這些細菌往往不是單獨作用,而是相互協同,共同導致牙周炎的發生和發展。一旦發現牙周炎癥狀,應及時就醫,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包括潔治、刮治等基礎治療,以及必要時的藥物治療。同時,日常要注意口腔衛生,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2024-11-05 1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