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牙周炎是常見的口腔疾病,通過按摩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輔助緩解。按摩穴位包括合谷穴、下關穴、頰車穴、內庭穴、太溪穴等。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 1、2 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按摩此穴可疏風解表、通絡鎮痛,對緩解牙周炎疼痛有幫助。 2.下關穴:在面部,顴弓下緣中央與下頜切跡之間凹陷中。按摩下關穴能消腫止痛、疏風通絡。 3.頰車穴: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 1 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常按頰車穴可緩解牙痛、面痛等。 4.內庭穴:在足背,第 2、3 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按摩內庭穴能清胃瀉火、理氣止痛。 5.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后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按摩太溪穴有助于滋陰益腎、清熱生氣。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只能作為牙周炎治療的輔助手段,不能替代正規的治療。患者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接受專業的治療。
2024-11-04 1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