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欽河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病情分析:黃疸中醫辨證論治主要依據病因、癥狀、舌象、脈象等,包括陽黃、陰黃、急黃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5-08 09:15
1.陽黃:多因濕熱所致,表現為身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口渴。治宜清熱利濕,可用茵陳蒿湯。
2.陰黃:常由寒濕引起,黃疸色晦暗,脘腹痞悶。治以溫中化濕,如茵陳術附湯。
3.急黃:熱毒熾盛所致,發病急驟,黃疸迅速加深。治當清熱解毒,涼血開竅,可用犀角散。
4.肝郁氣滯型:情志不暢誘發,脅肋脹痛。治宜疏肝理氣,用柴胡疏肝散加減。
5.瘀血內阻型:黃疸日久,面色黧黑。治以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湯加減。
中醫辨證論治黃疸需綜合判斷,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指導意見: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晉波 主治醫師
忻州男科醫院
其他
綜合二科
-
患者屬于癬,考慮為真菌感染引起的,可以外用藥物,如復方酮康唑,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要保持清潔,不可以吃魚、蝦等食物。
2018-05-09 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