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竇炎有可能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主要原因包括胃竇部炎癥影響胃酸分泌、胃竇蠕動異常、幽門功能失調、胃黏膜屏障受損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3-05 13:50
1. 胃酸分泌異常:胃竇炎可能導致胃酸分泌過多或過少。胃酸過多會損傷食管黏膜,過少則影響消化功能,使胃排空延遲,增加反流風險。
2. 胃竇蠕動異常:胃竇炎癥可使胃竇收縮和舒張功能紊亂,導致胃內容物不能及時排入十二指腸,容易反流至食管。
3. 幽門功能失調:幽門是胃與十二指腸之間的“關卡”,胃竇炎可能引起幽門松弛或關閉不全,使胃內容物反流。
4. 胃黏膜屏障受損:胃竇炎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屏障,使胃酸和胃蛋白酶更容易侵襲胃和食管黏膜。
5. 不良生活習慣:如暴飲暴食、吸煙、飲酒、進食辛辣油膩食物等,會加重胃竇炎,也可能誘發反流性食管炎。
總之,胃竇炎與反流性食管炎存在一定關聯。患者若有胃竇炎,應積極治療,改善生活習慣,預防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如出現燒心、反酸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胃鏡等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