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淺表萎縮性胃炎伴糜爛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疾病,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藥物刺激、精神壓力、自身免疫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若身體感到不適,務必立刻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勿自行開處方。
2018-02-17 22:08
1.幽門螺桿菌感染:若檢測出幽門螺桿菌陽性,通常采用四聯療法,即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聯合兩種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鉍劑(如枸櫞酸鉍鉀)進行根除治療。
2.不良飲食習慣: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減少咖啡、酒精攝入。規律飲食,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
3.藥物刺激:如果是藥物引起,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4.精神壓力:學會緩解壓力,保持良好心態,必要時可尋求心理輔導。
5.自身免疫因素:針對自身免疫問題,可能會使用免疫調節劑。
6.藥物治療:除上述針對病因的治療,還可使用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促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等,以緩解癥狀,促進胃黏膜修復。
總之,淺表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調整生活方式,定期復查,以促進病情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