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密切相關,其原因包括破壞胃黏膜屏障、引發炎癥反應、影響胃酸分泌、誘導基因突變、促進細胞增殖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02-17 21:39
1.破壞胃黏膜屏障:幽門螺桿菌可分泌毒素,損傷胃黏膜上皮細胞,導致胃黏膜屏障受損,使有害物質更易侵入胃壁。
2.引發炎癥反應:引起慢性胃炎,長期的炎癥刺激增加了細胞惡變的風險。
3.影響胃酸分泌:干擾胃酸的正常分泌,導致胃酸分泌異常,影響胃內環境平衡。
4.誘導基因突變:可能導致某些關鍵基因發生突變,促使細胞異常增生和癌變。
5.促進細胞增殖:刺激胃黏膜細胞過度增殖,增加了癌變的可能性。
總之,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及時根除有助于降低胃癌的發生風險。但根除后也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定期進行胃部檢查。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