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偉樂 副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骨外科一區
-
髖關節后脫位復位方法有提拉法、重力復位法、Allis法、Stimson法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2-10 09:47
1.提拉法:患者仰臥,助手固定骨盆,操作者一手托患肢腘窩牽引,另一手按壓小腿,牽引時使患肢內收、屈曲、外旋、外展、伸直,聽到響聲即復位成功。
2.重力復位法:患者俯臥,患側肢體自然下垂或綁重物,通過重力牽拉復位。
3.Allis法:患者仰臥,操作者屈膝屈髖,雙手握住患肢,使髖膝極度屈曲,然后內收、內旋髖關節復位。
4.Stimson法:患者俯臥在床邊,患肢下垂,通過重力牽引復位。
5.其他方法:如切開復位,適用于合并骨折等復雜情況。
髖關節后脫位復位需由專業醫生操作,復位后還需進行后續治療和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