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癥是指頸椎間盤的髓核、纖維環等組織,在急性外力作用或退變基礎上,突然向椎管內突出,壓迫神經根、脊髓等,引起一系列癥狀的疾病。常見癥狀有頸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無力,嚴重時可導致四肢癱瘓。致病因素包括頸椎退變、急性損傷、長期不良姿勢、頸椎發育異常、頸椎感染等。 1.頸椎退變: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盤逐漸發生退變,水分減少,彈性降低,容易突出。 2.急性損傷:如突然的頸部扭傷、撞傷等,可導致椎間盤急性突出。 3.長期不良姿勢:長時間低頭看手機、伏案工作等,使頸椎長期處于不良姿勢,增加椎間盤壓力。 4.頸椎發育異常:頸椎椎管狹窄、椎體融合等先天發育問題,易誘發椎間盤突出。 5.頸椎感染:頸椎局部的炎癥感染,可能影響椎間盤的穩定性,導致突出。 總之,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脊柱疾病,需要引起重視。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頸椎 X 線、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保守治療(臥床休息、牽引、藥物治療等)或手術治療。同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頸部姿勢,預防疾病的發生。
2024-11-04 0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