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歲男性患肺部鱗狀上皮原位癌伴浸潤,如何治療?
男,60歲,我爸今年60歲,6年前得過鼻咽癌于2011年9月份在中山附屬第三醫院治愈,今2018年1月初查出來肺部鱗狀上皮原位癌伴少許浸潤成分,基因屬于野生型,目前夜間咳嗽伴有血絲,請問還能有治療的希望嗎?醫生說只能化療,我作為兒子擔心他不能承受二次化療所帶來的傷害,請大家幫忙,我該怎么辦,謝謝你們,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家庭美滿!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晉波 主治醫師
忻州男科醫院
其他
綜合二科
-
肺部鱗狀上皮原位癌伴少許浸潤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但仍有治療的機會和方法。治療方案的選擇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患者的身體狀況、腫瘤的分期、基因類型等。 1. 疾病介紹:肺部鱗狀上皮原位癌是肺癌的早期階段,但伴有浸潤成分意味著病情有所進展。 2. 治療方法:化療是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能有效控制腫瘤生長。此外,還可能包括手術切除、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 3. 患者身體狀況評估:在決定治療方案前,需全面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包括心肺功能、肝腎功能等,以確定其能否耐受治療。 4. 基因檢測的意義:基因檢測為野生型,對某些靶向藥物可能不敏感,但仍有助于制定綜合治療方案。 5. 治療副作用及應對:化療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如惡心、嘔吐、脫發等,但通過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可以緩解。 總之,雖然患者面臨一定的挑戰,但通過綜合評估和合理的治療方案選擇,仍有可能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患者家屬應積極與醫生溝通,權衡利弊,做出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決策。
2024-10-31 00:3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咽癌?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發病與種族易感性、病毒和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有關。病理組織學檢查發現多屬低分化鱗狀細胞癌,占全部惡性腫瘤的1.5%~26%。早期發生頸淋巴結轉移及腦神經侵犯,晚期可有遠處轉移。在北美洲國家少見,但在東方國家是一種最常見的癌癥。移居北美的中國人較北美土著人更常見。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較其父輩發病率稍低。EB病毒在鼻咽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男性多于女性,為2~3:1。好發年齡為40~49歲,發病率在20歲以后隨年齡增長而上升,50歲以后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鼻咽癌發病率以廣東最高,次為廣西、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