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競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貧血可能引起心肌缺血,此現象涉及多種因素,包括血紅蛋白水平降低、心臟供氧需求增加、血液循環障礙、血管調節功能受損以及慢性疾病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1-05 14:01
1.血紅蛋白水平降低:貧血時,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減少,降低了運輸氧氣的能力,心臟為了獲得足夠的氧氣不得不增加工作負荷。
2.心臟供氧需求增加:心臟肌肉需要充足的氧氣維持正常功能,當整體血液循環中的氧含量下降時,心臟需通過加快跳動頻率來補償,長期以往可能導致心肌缺血。
3.血液循環障礙:貧血可造成血液黏稠度變化,影響微循環,使得心臟供血受到影響。
4.血管調節功能受損:貧血狀態下,血管調節機制可能出現異常,導致冠狀動脈血流減少。
5.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與貧血并存時,增加了心血管系統的負擔,進一步提高了心肌缺血的風險。
鑒于上述因素,貧血確實可能成為心肌缺血的一個誘因。對于貧血患者而言,定期監測心臟健康狀況尤為重要。
-